热点文章
12月11日,乌海一中梁瑞忠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与反思研究》正式结题。乌海市教研室张惠云老师、武倩茹老师、孟瑾老师组成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检查。在听取了课题载体课《花开会有时》后,几位老师检查了课题材料。课题主持人梁瑞忠老师进行了课题汇报,最后听取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
课题从2016年3月份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首先借助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人生规划、情绪调节等方面。针对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构建了以学习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调节辅导为主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共编写20节课程。之后将编写的教材印刷,并在上课中使用这一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的形式收集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学生们对教材的看法和感受,发现教材的一些不足,再次对其进行修改,力争使其完善。
课题最终形成以下物化成果:
1.校本教材《心灵漫步——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2017年9月,由我校教师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心灵漫步——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投入印刷,并于2018年秋期投入使用,反响较好。
在将反复修改定稿的校本教材正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落实和实践时,我们发现,教材中有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于是,授课者及时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学生反应的问题,期待校本教材的再次印刷和正式出版。
2017年3月课题组研发的教材《心灵漫步——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在全区小本课程与校本教材评比活动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
2017年3月课题组与研发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区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评比活动中荣获中学组二等奖。
2.专兼职心理教师优秀论文集
论文集包括日常教育教学随笔、心理咨询手记及课题研究论文。
3.专职心理教师教学案例库(电子版)
通过对自编的心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还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和集智备课中不断修改、丰富和更新了受学生欢迎的课例,形成了专职心理教师教学案例库(电子版)。案例的主要形式为: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所有课例均以WORD、PPT和视频的形式呈现。
本研究的意义
1.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2.为乌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一条具体的、可操作之路。
3.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科研能力。
4.填补乌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研究的一项空白。
在听取了梁瑞忠老师的汇报后,专家们给出了高度中肯的评价:
1.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2.课题研究过程严谨,不仅对学生、教师进行了调查,也对家长进行了访谈;
3.课题内容符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安排科学;
4.对于全市心理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该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最后,专家们一致给出“同意结题”的结论。这是对我们研究的肯定,也更是鼓励我们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参与更多的研究。
总的来说,课题虽然结题了,但研究的精神无止境。感谢课题教给了我们研究的精神,我们会继续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另外,我们会更爱惜这个课题组共同研究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心灵漫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它是我们三年的劳动成果,是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编排,是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是我们给配上了一幅幅的图片,虽然它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它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未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努力地探索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凭着微薄之力,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在此,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提出特别的感谢,感谢大家互帮互助、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我们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