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热点文章
7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内蒙古西部招生专场咨询会在乌海一中小礼堂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董利民博士,为师生、家长做《选择清华,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专题讲座。
讲座前,乌海一中张树校长做嘉宾介绍,对董教授一行的到来表达诚挚的谢意。
会上,与会师生、家长共同欣赏了清华大学宣传片,董教授就清华大学的学校发展战略及招生政策做了详细说明。整个活动充实紧凑,现场掌声不断。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乌海一中本次组织的宣讲活动及时有效,让我们的优秀学子更加清晰坚定了人生的奋斗方向,对即将步入高三的同学们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会上,董教授介绍了清华史苑、科学研究、学术资源、师资队伍、学科体系、院系概况、人才培养、校园风貌、各类贡献,及考取清华十种途径详细讲解。现场师生、家长就大家关心问题进行咨询提问,董教授细致,耐心解答。
宣讲会后张校长感言,总结三方面:
一分数是硬道理
我们要努力刻苦,迎难而上,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多进步,更大提高。
二培养家国情怀
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三同心合力奋进
希望师生们埋头苦干、锐意进。倚=涣骰ネ,同心合力,创造佳绩。
这一番话语给师生、家长增加了信心,同时鼓励大家设定目标,砥砺奋进。
会后,陪同董教授来到教学楼会议室与我校师生深入交流,我校优秀学生就奥赛、领军计划等问题咨询,董教授做了解答并鼓励大家增强信心,取得成功。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985工程
211工程
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